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俞敏洪最近在一次论坛上谈到了他关于中国经济当下遇到的困难的一些看法,有积极的一面,也有负面的一面。俞敏洪最近讲了很多真话,比起其他的企业家来,他更喜欢讲真话,所以他的发言也很值得参考,代表了一批社会精英和企业家的看法。以下为全文。
俞敏洪:
第一,现在这种“放水”,杠杆作用、四万亿激发企业的活力这样的作用其实真的已经失去了,再往后国家光是加大投资杠杆,不太可能能激发中国企业的整体活力。所以现在政府的去杠杆不管多么痛苦,这是一个必经之路了。我们原来也都知道很多杠杆其实没有用到真正该用的地方,比如民营经济,原来不管是多少万亿,最后都是用于国家的大型项目和盲目投资,最后形成了产能过剩,导致了钱花在不该花的地方,而民营经济却拿不到钱,最后饿得嗷嗷叫,死了一批又一批。确实非常地痛苦。很像是你病了本来应该好好养病,对症下药,但是给你吃的都是猛药,让你兴奋,让你感到好像没病。现在中国的经济,包括民营经济、国有经济、国家政策在某种程度上都有点病,这种病必须治,你不能等他出了大事再治,现在已经到了十字路口,现在要治的话就要经历各种痛苦,这种痛苦要熬过去,不光民营经济要熬,政府也要同舟共济一起熬。只要我们活着,保证我们的企业不死,未来就会等待更好的机会。
第二,我觉得现在的问题,是各级政府手里没钱了,我也有一些政府朋友,常常跟领导一聊,政府少则是一百多亿的银行贷款,多的是上千亿。政府拿银行的钱,还有卖土地的钱进行各种各样的投资、基础设施等等,但是现在政府手里确实没有太多的钱了,欠的债太多。政府的行政花费是巨大的,大家知道中国平均大概20多人养一个公务员,所以他就必须要有钱,有钱就要从民间取钱。但是民间的钱现在也不多,大部分的企业在生死边缘上,利润越来越少,甚至收入越来越少,现在出口受限制,民间的消费力量,刚才看到了消费指数也在急剧下降。前两天我还看到一个文章,说北京的小青年原来都可以装装逼,到各种高档场合去消费消费,现在这些人只能到各种场合去坐一坐不花钱,最后再回到在农村地区的房子里去蜗居。出口和内需都拉动不了企业发展。前一阶段企业家蒋锡培在会上反复陈述要减税,主要是强调两个方面减税,企业的减税,还有是社保基数的下调,因为他认为这两个东西导致企业现在完全没法活下去的感觉。我们发现政府的减税政策是有的,但是倒过来在企业方面反而感觉交了更多的钱,减税的结果好像是财政收入去年增加了10%吧?比GDP的增长要高,这个财政收入应该大部分来自企业,意味着企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向国家缴纳的钱更多。政府没钱,企业艰难,这样下去的话可能循环危机就会出现,政府和企业没钱,也还不起银行的钱,银行的坏账越来越多,银行不再给企业有贷款的能力,企业也不愿意贷款,因为贷完款产品卖不出去,拿了钱不知道怎么花,最后有可能随着各种各样的情况出现,企业出现倒闭,引起失业大军,房地产泡沫破裂,引起社会动荡。这是大家最担心的,希望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第三,市场经济缺乏活力。企业在十几年间不断从政府看得见的手注入几万亿投资后,企业和社会都已经没有了自我蜕变和造血的能力。我们现在大量企业出了问题,都不会去想我这个企业怎么想办法让它更有活力,怎样创新,怎么样自我生存,而是指望着政府出一个什么样的新的支持政策,能让企业活起来。这个很像是我们从小养孩子,一直给孩子又喂饭,又给他安排各种各样的服务,长大了突然发现他没有独立生存的能力。企业指望政府的支持,政府也希望帮助企业,我们看到政府出的一系列的政策都是希望解决民营经济的活力,解决中国经济的分配问题,但是中国出了一个怪现象,这个怪现象是什么呢?越有问题政府越管,但是越管企业越缺乏自我造血能力,政府也手足无措,一会放水一会监管,而且一监管就是一刀切。这段时间我们中国出现的问题,P2P当初地方政府大力支持,紧接着一刀切,所有P2P好像都变成了违法企业,最后涉及到上亿人或多或少受到损失,但是不监管好像也不行。这两天有朋友来问我老俞有没有余钱,我说为什么要余钱?他说个人股票抵押到了银行,贷款了,但是现在股市不好,这样的话,股票就要被平仓了,所以为了避免平仓你借点钱给我。当初政策允许企业家用股票到银行抵押贷款,继续企业的发展,现在好像又不让股票质押了。
教育领域这两天也出了大事,政府在上个礼拜的时候出了整顿教育培训机构的文件,恨不得一天之内把教育培训领域的混乱局面掰回来。政策的用心是好的,但实际执行过程一定要给予足够的时间,让企业有回旋和调整的机会。
第四,在外部,最近贸易战已经看得很清楚。贸易战不是特朗普的事情,而是中国崛起以后变成第二大经济体以后,美国霸主地位受到影响必然产生的结果。所以美帝亡我之心从来没死过,他也见不得中国好,有点比他们好的地方他们就一定会折腾。美国对于中国的这一次制裁政策几乎是出奇的一致,不管是左派还是右派,不管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回到了冷战的思维。美国在军事上的投入,还要造新的航空母舰,倒过来要么是逼迫中国在军事上彻底放弃,要么中国把大量的钱投入到军事中去,造出跟美国对抗的各种军事设施来,这个毫无疑问对中国来说是一个重大的考验。放弃了,国家没有安全感,不放弃,我们的钱就没法投入到经济,而得投入到国防中去。这种感觉就是美国人的冷战思维把中国又带入了一个漩涡。中国现在确实没有强大到和美帝真正抗衡的实力,所以常常受夹板气,政府受夹板气,企业跟着一起受夹板气,因为贸易战的最后结果是中国的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受害。当然有些中国企业也不争气,比如说中兴,我曾经买了中兴的股票,结果现在差不多亏光了,更加要命的是中兴这样的科技企业,在科技研发中的投入十分不足,中国企业在科技领先方面超越美国,还有待时日。
但是中国经济依然会继续发展。继续发展我有四个理由,我这里用了四个词:有人可用、有策可依、有圈可点、有技可发。中国人民是极具企业家精神和创新精神的人,只要给点阳光就灿烂。改革开放40年中国人民的创造力只发挥了30-40%,在座的都是企业家,你做企业的时候真的无所顾忌投入了吗?投入所有为你的企业发展努力吗?没有,因为你投入的同时在害怕,害怕政策的不确定性,害怕投入以后,各种变故。所以政府应该创造一个让企业家全情投入的环境。中国人才池很大,近十几年中国大学的扩招以及中国每年五六十万留学生,这样的人才池还没充分用起来。真把这些人百分之百放心用起来,我觉得中国至少还有30-40%的经济增量。人才是最宝贵的东西。
第二,政府手里还有牌,这个牌不是再刺激几万亿,不是过分监管,而是给出真正保护企业家精神的法规和政策。如何保护企业家?如何保护企业家的创新热情?如何为企业家开道铺路创造方便,这必须变成政府的核心思维?而且这个思维必须直接涉及观念的改变,思想的改变。中国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最高层领导支持市场经济改革的思想往往是对的,结果下面执行的时候全部是反过来的,或者是走歪路的,这是很奇怪的现象。刚才企业家的群里还在休谟的现代文明三原则。休谟是乾隆同时代的人,这三个原则是:财产的稳定占有,经同意的转让,遵守契约。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让企业家感到安全,这个安全是对于财产的安全、对于人生的安全、对于企业发展的安全,这是政府必须要做的事情,民间自身是做不到的。
各级政府应该勒紧裤腰带,先过一段时间苦日子,让企业家先把财富创造出来,就像过去40年,让企业家先把财富创造出来,再想办法让企业家更多地贡献给社会。企业家手里没钱了,政府就拿不到钱。企业家不富有、人民不富有,国家怎么可以富有呢?真的应该让政府小起来,让更多的政府领导下海创业。我发现中国真正能创业成功的人很多是有着政府经验的人。鼓励政府里有经营头脑的人出来创业,同时还能减少政府行政开支,把钱用在老百姓身上。政府财政尽管现在不让吃喝以后省了一些,但省下的是凤毛麟角,真正的巨大的体制性财政花费,让老百姓真的有点喘不过气来。所以李克强总理说了:要让人民和企业过上好日子,政府就要过紧日子。但是实际情况是政府花的钱好像越来越多。
第三,世界已经形成了互相依存的关系,美帝怎么折腾,世界都离不开中国,中国也离不开世界。我们要做的是让中国的产品如何让世界认可。这里面中国有两大优势,第一是中国的制造业毫无疑问,尽管没有赶上德国的4.0,但是中国的制造业现在依然是全世界最大的;另外中国的市场,不管是对外市场还是中国内部市场依然是全世界最巨大的。同时,一定要让中国人更加让世界信任。现在所出的问题是,包括这次的美国贸易战的起因,当然这个起因只是一个说法,就是中国加入WTO以后对于WTO的一些规矩没有及时地遵循带来的结果。要加入世界经济就要遵循世界规矩,遵循世界规矩就要取得世界信任,取得世界信任交易成本就会下降,交易成本下降中国企业的活路就会多出无数条来。
第四,科技会改变世界,我们的科技整体水平是落后的,包括基础科技的研发,但我们的科技应用水平确实并不落后。不过,我们科技应用水平通常做得不太好,在基础科技方面整体提升投入也不够。未来科技的应用不仅仅是对国内。我们科技应用,所有的互联网公司做的都是国内的生意,而且都是做的和人们的物质欲望和交流欲望相关的生意。像阿里巴巴和腾讯这样的大公司,唯一一定要更多地走向世界,创造出真正影响全世界的科技产品来。中国的科技公司,真正升级为世界重要的经济体才是重要的。人工智能等的发展,极有可能催生出世界级别的产品来。中国有大数据的优势,人工智能基于的是大数据,但是到底能不能起来就看企业家的高度如何了。如果高度不够,依然只想着满足老百姓的简单需求,那中国科技赶超世界还会遥遥无期。
这四点我认为是中国经济能够继续发展的原因,但是到底能不能做到要看政府和企业家的共同努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0 Comments